殘疾人廖竹生的電商創業故事
“互聯網+扶貧”是什么?在“布潮行專柜”網店店主廖竹生看來,就是農民通過電商致富,建房購車。
今年18歲的廖竹生,出生在寧都縣對坊鄉一個農民家庭。源于母親的遺傳基因他一出生雙手手腕就無法伸直,后被認定為三級肢體殘疾。懂事后,看到一貧如洗的家境,還有嗷嗷待哺的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,他早早就對自己許了下諾言:脫離鄉村走向城市,讓全家生活早日改善。
然面,觀實并不那么如意。廖竹生每天在艱難中度過,在速茫中長大、后來,他靠著堅強的意志,一天又一天的練習自已吃飯、穿衣,盡管笨抽,但終于學會了自理生活??紤]到家境大窮、初中畢業后,摩竹生選擇了到技校學習職業技能,把更多讀書的機會留給了弟弟妹妹。
入校第二年,一個偶然的機會,他參加了寧都縣電商園舉辦的第一期免費電商培訓班,讓他看到電商帶來的曙光。在培訓中,摩竹生一邊認真學習,一邊思考互聯網帶來的商機。實什么會更好?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,廖竹生選擇在網上專售時尚千層底布鞋。不日后,當地政府為廖竹生免費提供辦公場所,水電全免,還提供了電腦等硬件設施,又為他免費安排住所。就這樣,他的網店開起來了。當第一筆訂單成交,他高興地哭了。如今,廖竹生每個月能賺到近2000塊錢,盡管錢不多,但互聯網帶來的商機給了他更多的樂觀和自信: “沒有政府的幫扶,想都不敢想能開起網店?!?/span>
廖竹生自我價值的實現,源于我市在脫貧攻堅中注重電商扶貧工作思維,全方位、多角度幫助貧困群體、殘疾人從事電子商務,優先安置貧困戶到電商產業園落戶創業。
眼瞅下單量天天在遞增,廖竹生說: “電商扶貧,致富的不只是我一個,還可以帶動更能多農村青年嘗到致富的甜頭?!弊蚤_展電商扶貧以來,寧都縣注冊網店1000多個,有1000多個農村青年實現電商創業,提供電商就業崗位2000余個。